趙麗,女,1978年2月生,肥城市邊院鎮張橋村衛生室醫生。自1999年在張橋村衛生室工作以來,她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崗位上默默奉獻,守護著當地農民群眾的健康,為病人打造溫暖港灣。2022年8月被評選為敬業奉獻“泰安好人”。
情系農村,服務百姓,無怨無悔
趙麗熱愛本職工作、忠于職守、盡職盡責。自工作以來,不論白天黑夜,刮風下雨,只要病人有需要,她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病人跟前。2018年12月一天凌晨,趙麗正在熟睡中,突然手機響起,電話那頭傳來哭聲,邊哭邊說:“趙大夫,快點來,小孩發燒了,40度?!甭牭诫娫捘穷^急促的聲音,趙麗連忙穩定對方情緒,詢問詳細地址。由于情況緊急,也顧不上天黑害怕,便帶上手電壯著膽子向病人家中跑去。檢查過程中,小孩因為高燒突然抽風,怕小孩咬到舌頭,她來不及拿醫藥箱里的壓舌板,便把手伸進小孩嘴里,孩子緊緊咬住了趙麗的手,可再等孩子松開口,趙麗的手已經看到骨頭,可是她不顧自己手疼,用物理降溫和急救方法讓孩子退燒,直到孩子穩定了才離開,到家時天都亮了,手也因為傷口太深一個月不能打彎?!跋牖颊咧?,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親人?!边@一切正是源于她對職業的執著追求和對生命的崇高敬畏,處處體現著她強烈的責任心和光榮的使命感。
扎根農村,提升自我,辦好村醫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了給農村患者看好病、用好藥,趙麗千方百計奔赴全國各地拜訪名師,致力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多年來,先后在北京、濟南、石家莊、煙臺等地學習浮針、脈診、小藥方、舌診、耳診和膏藥貼敷等技術。為了將針灸技術盡快運用到為患者服務中,一開始,她在自己身上取穴用針,在自己的左手和腿上反復練習,身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針眼和淤青,從進針的不同角度、力度感受不同方法所產生的疼痛,體驗用針的精準,經過反復實驗,終于能夠熟練運用針灸技藝,為患者解除病痛。正因為她對診療的一絲不茍以及對醫療技術的精益求精,越來越多的患者都信服她的診斷,甚至很多病人遠道而來找她就醫,墻上掛著的一面面錦旗見證了患者們的信任與厚愛。
為了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醫院診所,她積極配合上級要求,按照肥城市第二人民醫院的統一標準,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規范化村衛生室,實現了六室分開、配備了微機和規范化的診療設施,并實現了微機收費,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刷卡,讓村民在衛生室門診看病就能報銷藥費,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受到廣大群眾的稱贊。
同時,趙麗建立健全了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積極主動地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工作?,F已為轄區1000多名常住居民進行了健康查體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檔案,為轄區200多名老人,123位高血壓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檔案并納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個月一次的上門隨訪服務。她特別關心老年人健康狀況,每年都親自上門為65歲以上老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及時將查體信息存入檔案,成為老年人的貼身健康顧問。
服務農村,投身公益,傳遞愛心
趙麗不僅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兢兢業業,同時還投身公益事業,疫情期間,她積極捐款捐物,參加疫情防控工作。除此之外,利用周末時間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從2016年到現在,七年時間,她參加了300多場愛心公益活動。先后為殘疾人、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捐贈20000多元。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如今趙麗不忘治病初心,牢記救人使命,繼續腳踏實地、服務農村,用心用情耕耘著為人民服務這方熱土,為當地老百姓打造幸福溫暖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