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至今18年間,山東省肥城市以“發現美、弘揚愛、傳遞情”為宗旨,精心組織開展“鮮花送文明”活動,向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孝老愛親、敬業奉獻的個人和集體贈送鮮花1500束,選樹各類典型650人,其中中國好人13人、山東好人62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人、全省道德模范6人。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文明新風吹遍桃都大地每一個角落。18年過去,桃都人不僅賦予“鮮花”以全新的含義,還從中收獲了沉甸甸的文明果實。爭做好人好事蔚然成風,凡人善舉大批涌現,有力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2020年,肥城市成功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暢通渠道編織全民舉賢信息網
“你做好事,我送鮮花”,既是一種承諾,也是對好人好事的褒獎。為暢通反映典型的渠道,肥城市文明辦常設“鮮花辦”,設立免費熱線、開辦直播節目,在各鎮街區、市直部門明確信息聯絡員,建立肥城文明網、電子郵箱、文明肥城微信公眾號等,通過上下聯動、各方協作,使推薦活動深入到鎮村、社區和企業,群眾身邊隨時隨地發生的好人好事,都能迅速匯集到“鮮花辦”。
2022年4月11日,李山東老人晨練時不小心撞上一扇透明玻璃門,劃傷脖子、肩膀和手。一名學生模樣的少年恰好路過,急忙攙扶他去包扎。途中,老人得知男孩是一名學生,執意攆好心的孩子去上學。拗不過老人,少年打車把爺爺送回家后,悄然離開?;剡^神來的老人撥打“鮮花送文明”熱線求助找人。一時間,各媒體找尋助人少年的消息傳遍全城。很快,陽光少年肥城六中高三學生閆泰州被找到。肥城市“鮮花辦”為閆泰州送上象征著文明和榮譽的鮮花,李山東老人也如愿以償,當面致謝。
在肥城,通過“鮮花送文明”活動挖掘出的好人好事不勝枚舉:縱身一躍勇救落水母子的飯店負責人張巖,挺身而出滅火的小區黨支部委員李建軍,撿拾萬元現金主動歸還失主的環衛工人辛衛……受益于龐大的信息網絡、便捷的推薦渠道,好人好事得以彰顯,使整個活動凸顯出強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廣泛宣傳打造褒獎典型全矩陣
一束鮮花、一張賀卡,帶給人們的是精神“滋養”,“花香”吸引人們向美的東西“看齊”,指明了人性向善的一面。真善美在群眾的心頭扎根開花,凡人善舉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這得益于肥城市對于做好事的人,除了送鮮花,還在報紙、電視等各類媒體上廣為宣傳,放大亮點,擴大影響,激發更多的人向善而行。
2020年2月15日夜間,肥城市人民檢察院干警張芳在家里收到一條手機短信,提示銀行卡轉入12256元。細心的張芳馬上意識到,很可能是有人轉錯了賬戶,可是,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大部分的銀行營業部都沒有開門,為了盡快查找到轉款人,張芳一口氣跑了幾家銀行網點。終于,張芳查到了轉款人的聯系方式,好不容易聯系到了對方,對方一聽“銀行”“檢察院”,還以為是詐騙電話,沒等說完話就掛掉了電話。在張芳和銀行工作人員的一再努力下,對方終于發現自己轉錯了錢,張芳將12256元如數奉還。通過熱線電話,張芳的事跡被反映到“鮮花辦”,她很快成為家喻戶曉的“文明之星”。
通過放大一個個“鮮花效應”,“鮮花送文明”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送上一束鮮花并不是活動的終點,為進一步增強典型的輻射帶動作用,近年來,肥城市“鮮花辦”舉辦了攝影圖片展、文明典型事跡展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一大批默默無聞的“平民英雄”從幕后走到了前臺,典型精神得到大力弘揚,“鮮花送文明”活動日益深入人心。
引領向善凝聚群眾身邊正能量
一束鮮花,其價格并不昂貴,但“鮮花”送到“文明”手中時,產生的巨大精神財富卻讓肥城人享用不盡。就是這一束束鮮花,激起了群眾爭講文明、競做善事的熱情。
2022年4月22日上午,61歲的劉廣和弟弟用地排車,拉著母親出了泰安市中心醫院的大門,朝家的方向走去。車上棉被里、遮陽傘下,86歲的老人時睡時醒、神態安詳;車前,拉車人汗流浹背、步履匆匆……
車上安睡的是劉廣大病初愈的母親于桂芝。當時,于桂芝老人在泰安市中心醫院剛做完大手術,身體虛弱。老人從年輕就重度暈車,聽見發動機的聲音都會嘔吐不止。如何帶老人出院回家,曾讓劉廣和家人頗費心思。最終,劉廣和弟弟決定用地排車拉母親回家。從泰安到肥城原計劃十小時走完的路,因為眾多親朋好友的接力,只用了七個小時?!磅r花送文明”活動讓這一孝行迅速傳播,成為激發人們傳承美德的明燈,微博熱搜閱讀量過億次。
送出一束鮮花,收獲一片文明。用“鮮花”激發“文明”,人們在自覺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認同先進、感受文明,接受教育、感動自己,充分享受文明的成果,樹立起講文明、講道德、學先進、趕先進的好風氣。隨著“鮮花送文明”活動的深入開展,文明之花必將越開越旺、越開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