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探索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
發表時間:2021-03-15 來源:肥城文明網
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實施細則尚未出臺的前提下,肥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完善入市流程,提供入市樣板,成功解決了項目用地需求,實現了多元化的用地保障。
一是征求意見,穩慎推進。在入市流程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集體屬性,集體經濟組織在入市申請、擬定入市方案等環節嚴格履行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程序,充分征求意見,充分討論入市流程的可操作性和合法性,從流程設計上確保入市主體利益有保障,確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地同價,不增加企業用地成本,提高重點項目落地效率。
二是理順流程,提升效率。從申請受理、指導入市方案、上會審批、掛牌成交、簽訂合同、登記監管,每一個環節都明確到具體科室、具體人員,實行一窗受理,材料內部傳遞,科室間密切配合,減少入市主體跑腿次數,提升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進一步加快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進度。
三是服務引領,跟蹤指導。充分發揮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指導作用,從初步審查開始,貫穿擬定入市方案、發布招拍掛公告、成交確認、簽訂出讓合同、簽訂監管協議的整個流程,全程介入開展跟蹤指導服務,確保入市主體的利益不受損,入市合法合規。
四是選取試點,先行先試。選取入市意愿強烈、條件成熟的孫伯鎮一宗工業用地先行先試,與“標準地”改革相結合,積極開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標準地”模式,既推動土地資源向優質高效項目集中,又提升項目落地速度。目前,已出讓成交6宗、面積508.12畝,提高了土地要素配置效能和集約節約利用水平,保障了我市重點項目落地,緩解了土地供需矛盾,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鄉村振興。
近日,肥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向泰安恒昌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發放了土地不動產證,這是泰安市范圍內發放的第一本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證書,標志著此項工作在我市全面鋪開。